<u id="o0xjw"><form id="o0xjw"></form></u><cite id="o0xjw"></cite>

<rt id="o0xjw"><optgroup id="o0xjw"><acronym id="o0xjw"></acronym></optgroup></rt><rp id="o0xjw"><meter id="o0xjw"><p id="o0xjw"></p></meter></rp>
    <rt id="o0xjw"></rt>

<cite id="o0xjw"><tbody id="o0xjw"><label id="o0xjw"></label></tbody></cite>

<video id="o0xjw"><menuitem id="o0xjw"><option id="o0xjw"></option></menuitem></video>
      <tt id="o0xjw"><form id="o0xjw"><label id="o0xjw"></label></form></tt>

          <rt id="o0xjw"><optgroup id="o0xjw"><p id="o0xjw"></p></optgroup></rt>
          <b id="o0xjw"></b>
          世界今頭條!「正月初二的詩」古代詩人之間,如何互發“拜年短信”?
          首頁 > 原創 > 微深度 > 正文

          世界今頭條!「正月初二的詩」古代詩人之間,如何互發“拜年短信”?

          來源:錢江晚報 2023-01-23 10:21:46

          制圖\陳海偉

          奉和介甫正月二日

          (宋·韓維)


          (資料圖片)

          春意來何早,乾坤潤澤中。

          雪明初照日,云斷欲隨風。

          世事蚊虻過,身謀雁鶩同。

          【注解】

          上平東韻,韻腳為中、風、同、窮;五言律詩仄起式。

          題材為應和,寫景兼抒懷。

          作者韓維(1017-1098),今河南杞縣人,宋代翰林學士。

          【讀詩拾趣】

          詩題中的“奉和”是指寫詩詞與別人相唱和,一般是指別人已經把詩送到你手上了,你再回贈一首。加個“奉”字,表明自己態度的恭謙。韓維大年初二就忙著回詩的對象“介甫”,就是大名鼎鼎、既惦記著變法又惦記著在春節放鞭炮、喝酒、貼春聯的王安石——雖然韓維和王安石政見不甚相同,但并不妨礙同事們過年時互致問候。

          【詩里詩外】

          這是一首奉和詩,奉和的對象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(字介甫)。

          奉和詩嘛,要寫得應景應心情。首聯和頷聯景物寫得美好而和煦,帶著新年的升平和祥瑞,但云斷留了個伏筆;頸聯一轉,感嘆俗世之忙碌,似乎有很多無奈。但尾聯一提,雖然稻粱謀惱人,但能有詩酒作伴的雅量,想來人生還是有希望的——這么一來,新年的開心又回來了。

          詩不錯,反映了當時士大夫公務之余的雅致交游情調。當然,讓我感興趣的還是本詩的作者韓維。

          韓維在文學界可沒王安石這么出名,但他在政界卻也是個非常厲害的人物。

          百度一下,可得如下資料:

          韓維(1017~1098),字持國,潁昌(今河南許昌)人。億子,與韓絳、韓縝等為兄弟。以父蔭為官,父死后閉門不仕。仁宗時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,不久出通判涇州。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。英宗即位,召為同修起居注,進知制誥、知通進銀臺司。神宗熙寧二年(1069)遷翰林學士、知開封府。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,出知襄州,改許州,歷河陽,復知許州。哲宗即位,召為門下侍郎,一年馀出知鄧州,改汝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紹圣二年(1095)定為元佑黨人,再次貶謫。元符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有集三十卷,因曾封南陽郡公,定名為《南陽集》?!端问贰肪砣晃逵袀?。

          從這段材料可以看出:一,韓維父子兄弟俱綰銀黃,算是簪纓世家;二,他屬于反對王安石變法的舊黨(元祐)一派,并因此受到過至少兩個階段的“清算”。

          關于一就不說了,關于二則很有趣。因為業師沈松勤先生有一大塊精力是治宋代文人和黨政的(他的博士論文《北宋文人與黨爭》是2000年度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,后又出版、發表了《南宋文人與黨爭》等一系列相關成果。表示仰望),所以這些內容多少也了解了一些。我的感覺是:北宋這個期間的文人(也是政客)很有“范兒”。于公,政見可以截然對立;于私,詩酒卻也往來不絕,真正是公私交情兩分明。

          無論恭維也好,真心也罷,韓維“諸君亦詩酒,吾道未應窮”的語調至少還是讓我們看到他對王安石惺惺惜惺惺、猴子愛猴子的表象。從現代人公私情感很容易混攪在一起的狀況來看,這也算是相當的雅量。

          王安石

          檢索宋史韓維的本傳可以看出,王安石當政時兩人政見相左,相處并不愉快。

          先是“明年,(韓維)為御史中丞,以兄絳在樞府,力辭之。安石亦惡其言保甲事,復使為開封”。拗相公王安石一貫喜怒形于色見乎行,既然你對新法(保甲)有異議,既然你自己不想當御史中丞,那你就走得遠遠的。接著又因為他事“安石益惡之”。接下來又是一連串的打擊。雖然當時的皇帝勸他可以憑“東宮舊人”的顯赫身份留在京師,但韓維表現出相當大的決心力卻之:“使臣言得行,賢于富貴;若緣攀附舊恩以進,非臣之愿也?!?/p>

          如果我勸諫的事情能夠施行,那比皇帝您給我的富貴身份強上百倍;如果因為攀附著舊日主子的恩情加官晉爵,這絕對不是我希望的!在當時并不清潔的官場,這話說的真是蕩氣回腸、震鑠古今。

          當然,詩歌里對王安石奉和的客客氣氣、和和諧諧那只存于私交當中。在政見上,韓維還是和蘇軾、司馬光等一樣孜孜不倦地扮演著反對新法的角色,直至王安石倒臺。

          當宿敵被踏在腳下后,按照不少人的看法,多年被壓制的惡氣終于可以出了。當時“元祐更役法,命維詳定”??梢婍n維的權勢和責任。

          但韓維并沒有像后代很多時候那樣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就反對,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就擁護。韓維對各種政令法規的調整“時四方書疏多言其便”,但韓維保持足夠的警惕和理智,他曾經對司馬光說:“小人議論,希意迎合,不可不察?!?/p>

          對于刻意阿諛奉承的人,他堅決黜退。對于王安石舊有的一些東西,韓維再次表現出他的高尚和公正。史載:“執政欲廢王安石《新經義》,維以當與先儒之說并行,論者服其平?!本硬灰匝耘e人,不以人廢言的儒家素懷體現得淋漓盡致。

          蔡京

          但如此執中守正的一個人,在以北宋“六賊之首”蔡京為首的新黨重新當政后陷入困境。只能說蔡京比韓維少了點讀書人的正道素懷。

          蔡京把韓維和司馬光、文彥博、黃庭堅以及蘇軾兄弟等共309人列為奸黨——無論死了的還是活著的——并令各地樹“元祐黨籍碑”讓他們遺臭萬年,讓他們的子孫永不敘用。

          現存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真仙巖的一塊黨籍碑雖然經千年風雨侵蝕,但依然可以在“曾任宰臣執政官”的所謂奸黨一欄中看到韓維的名字,位列第十六。在這個版本的石碑上,他的名字和司馬光左右并排。

          韓維是遺臭萬年還是名垂青史,蔡京如果在天有知,面對這塊石碑估計夠鬧心的。

          韓維在詩歌中說,一輩子也就是為稻粱忙忙碌碌,“身謀雁鶩同”我真心相信,這是世俗語;但我也真心覺得,除此之外,他還是有所堅持并有更高追求的。

          作者高利:浙江大學古典文學碩士、杭州高級中學副校長

          20年前,當我讀古詩的視野慢慢從《唐詩三百首》等各種選集擴展為《全唐詩》《全宋詩》等詩歌總集以及名家詩歌全集時,我發現咱們中國人太有“時間觀念”了,很多詩歌都有清晰的寫作日期,如:

          《三月二十八日贈周判官文》《寶歷二年八月三十日夜夢后作》《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》……

          當時我就想,如果把一年三百六十天(農歷)的詩歌都收集齊那多好玩!

          百度、谷歌讓尋找收集詩歌變得容易——我清晰地記得,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,花了不到兩個星期,就把所有的詩歌搜集齊了,收藏在電腦里某個角落叫做“一天一首詩詞”的文件夾中。

          每天一首古詩歌,日期和作品寫作日期完全匹配;

          每天一首古詩詞,有經典,也有你可能一輩子都讀不到的非知名但同樣生動有趣的詩詞。

          兔年春節之際,我很高興通過錢江晚報小時新聞,和大家分享除夕到正月初六這7天的古詩詞,和喜愛傳統文化的同學們一起,過一個詩意的春節。

          全年的詩,我已收集并出版了一本書《互動詩詞·農歷紀》,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讀一讀。

         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,未經許可,禁止轉載、復制、摘編、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,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。

          熱圖推薦

          最近更新

          Copyright @ 2008-2017 www.xinxuanze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選擇網 版權所有

          地址: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經五路2號  聯系QQ: 954 29 18 82 @qq.com  新聞投訴:185 0386 7539

          版權所有:新選擇網 粵ICP備18025786號

          亚投网址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