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u id="o0xjw"><form id="o0xjw"></form></u><cite id="o0xjw"></cite>

<rt id="o0xjw"><optgroup id="o0xjw"><acronym id="o0xjw"></acronym></optgroup></rt><rp id="o0xjw"><meter id="o0xjw"><p id="o0xjw"></p></meter></rp>
    <rt id="o0xjw"></rt>

<cite id="o0xjw"><tbody id="o0xjw"><label id="o0xjw"></label></tbody></cite>

<video id="o0xjw"><menuitem id="o0xjw"><option id="o0xjw"></option></menuitem></video>
      <tt id="o0xjw"><form id="o0xjw"><label id="o0xjw"></label></form></tt>

          <rt id="o0xjw"><optgroup id="o0xjw"><p id="o0xjw"></p></optgroup></rt>
          <b id="o0xjw"></b>
          【天天新視野】我的家鄉年|文昌雞老爸茶,熱帶晚霞和海風,海南的年有種慢悠悠的治愈
          首頁 > 原創 > 微深度 > 正文

          【天天新視野】我的家鄉年|文昌雞老爸茶,熱帶晚霞和海風,海南的年有種慢悠悠的治愈

          來源:錢江晚報 2023-01-23 08:16:41

          錢江晚報·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肖暖暖

          似乎從來沒有哪一年的團圓比這個兔年春節那么值得期待。


          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          三年了,人們從各地回到家鄉。

          在飛機上、火車上、地鐵上、高速路上,歸心似箭,我們帶著行囊,帶著鄉愁,直到看見老家熟悉的小路,看見門口等候的父母,看見那一桌可以安慰一年辛勞的年夜飯。

         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好多記者,兔年也回到了久違的老家,在云南、在海南,在高山、在海邊,他們記下了回鄉的觀察和感受,從流動中看到了這個年的不一樣。

          “我的家鄉年”小時新聞記者返鄉觀察(專題報道戳這里)第二篇,跟著記者肖暖暖來海南文昌,看看海邊的年味。

          我的家鄉文昌,位于海南島東北部。這座安靜的小城市,地處熱帶,常年溫熱潮濕。

          因為衛星發射中心,文昌的知名度在緩慢提升,另一個讓人們想起它的還有號稱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文昌雞。

          每年有數不清的游子背著行囊離開它,去外地求學、工作、追逐理想,又在年節來臨時,想盡一切辦法從四面八方趕回來,聽一聽鄉音,解一解鄉愁。

          文昌的年,和杭州有很多的不一樣,這邊的氣溫,春節基本一件短袖就夠,這邊有火熱的晚霞和海風,可是有一個核心卻是一致的,年味的根本,無論在哪里都是一家團聚。

          1】無論多晚到家

          總來一只文昌雞等著喚醒家鄉味

          回家過年,是屬于中國人的儀式感。

          這個春節是我作為新職場人的第一個春節。

          帶著靠自己賺到的第一筆錢,坐上去往杭州蕭山機場的地鐵時,心情已經是很愉悅的了。

          飛機起飛,越過杭州的江湖高山,帶我回到綠意蔥蘢、地形平坦的小島。

          回到家已經是深夜,但無論多晚,家里總有一只提前準備好的雞。

          老家本地人對文昌雞有種莫名的執念,逢年過節,走親訪友,每戶人家的餐桌上必有雞肉。

          幾十年前,許多人從文昌出發,背井離鄉下南洋,多年后作為華僑返回故鄉探望,餐桌上必有一道白斬雞,這近乎是文昌人在食物上的精神圖騰。

          雞不能是普通的雞,必須是文昌農家里養出來的走地雞,肉質緊實鮮美,自帶香味。白煮過后,切好擺盤,搭配用雞湯、香菜、生姜、大蒜、本地小青桔調制而成的蘸料,是許多年里流傳下來的地道文昌味兒,也是很多游子無論多久都無法抹去的家鄉味和鄉愁。

          又或是將處理干凈的雞放上生姜、大蒜,裹上芭蕉葉,在堆滿海鹽的小鍋里,小火鹽焗數個小時,這種方式做出來的文昌雞帶有雞肉和蕉葉的清香。

          這座小城市,對文昌雞的喜愛幾乎如同遺傳刻在每個人的基因里,出門在外總會想念這一口,也總會在吃到地道文昌白斬雞時贊嘆一句,還是家里的雞好吃。

          2】喝“老爸茶”談天說地

          集體回村過大年

          回到家,語言系統也自動切換。

          這里的每個人都說本地方言,音節、語調、順序,都和普通話不同。

          文昌人過年都直奔老家,集體回村。

          鄉音無改,熱切交談,是文昌人年味的開始。

          在老家,沒有職場精英和都市麗人,在路上碰見誰,花兩分鐘捋一捋都可能沾親帶故。

          “明天吃早、喝茶去不去?”

          用方言發出喝茶邀約,趕在過年休市前和家里人去吃一頓吃喝為輔、聊天為主的老爸茶。

          老爸茶其實并不是特指某一種茶。

          海南人的生活節奏很悠閑,上了年紀的中年大叔喜歡在早晨或下午約在茶店,點一壺茶和幾盤點心,慢悠悠地吃吃喝喝、談天說地,漸漸的,就有了老爸茶的說法。

          和社交平臺上的下午茶不同,海南人的老爸茶并不精致,甚至帶著點粗糲感。

          喝茶的茶客衣著也不講究,瞧見街上走過自己哪位親戚朋友就站起身熱情招呼人進來喝茶,一桌子人照著親戚輩分相互打招呼、寒暄就要熱鬧好一陣。但沒有人會指責、埋怨哪桌茶客太吵鬧。

          在文昌,茶店本就該是熱鬧嘈雜的。

          回家“吃早”,要一壺可續杯的茶和一盤不知名果點,加上一份抱羅粉或粉湯、炒粉,一桌子人邊吃邊聊。

          吃喝聊天兩三個小時后,年輕人們會再接收家長指令去買些還沒添置的東西。

          老家的集市東西并不算多,但過年前擺出來的各式煙花爆竹,大紅色的春聯、福字等各種物件,還有在街邊吆喝著問要不要買點桔子的小攤販,都彌漫著老家獨有的煙火氣。

          3】海邊的年一切都是慢悠悠的

          有人說年味越來越淡,但已足夠慰藉

          文昌人的年,從除夕要過到正月十五,除了臘月廿三送灶神,最要緊的就是年三十祭祖上香。

          年三十這天,要一大早起來,貼春聯福字,把去年的春聯福字仔細清理干凈,再把新的糊上米糊,幾人合作著貼好。一來二去,一上午就過去了。

          吃過午飯,家里長輩忙著準備祭祖用的雞、魚和肉,祭祖,也是文昌雞打頭陣。

          除夕晚上、初一早晨,屋前屋后的煙花爆竹連天響,空氣里能聞到特別的味道,小時候一聞見,就知道過年了。

          在老家過年,除了祭祖的風俗習慣,其余的細究起來其實沒有太多儀式感。

          也總有人說年味越來越淡。

          只是對外出工作回家的我而言,熟悉的鄉音環繞,家常的飯菜飄香,許久未見的親友結束一年的忙碌、難得清閑坐下來,用方言聊天,這些都已經足夠慰藉了。

          過年回家的這兩天,可以讓人暫時脫離大城市的快節奏,積攢能量再出發:新的一年再外出打拼,似乎又有了足夠的勇氣。

          過年的老家一切都是慢悠悠的,就連海浪也只輕悠地拍案。淺灘處停了不少漁船,沙灘上偶有人提著桶挖海螺撿貝殼。小時候我??粗鴿q潮的大海想,海的那邊是什么。長大以后才知道,海的那邊是更大的世界,而世界再大我也總想回家,因為這里是我的起點和港灣。

         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,未經許可,禁止轉載、復制、摘編、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,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。

          熱圖推薦

          最近更新

          Copyright @ 2008-2017 www.xinxuanze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選擇網 版權所有

          地址: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經五路2號  聯系QQ: 954 29 18 82 @qq.com  新聞投訴:185 0386 7539

          版權所有:新選擇網 粵ICP備18025786號

          亚投网址是